掌上农资网
网站导航
账号 密码
位置:首页 >> 植保资讯
苏州市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
时间:2017-4-10
受去年冬季小麦播种期推迟和苗期不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我市小麦总体苗情较差,生育进程地区间差异极大。当前小麦将陆续抽穗,这是多种病虫发生和为害的重要时期,据气象台预报,4月整体气温偏高,雨日偏多,这样的天气条件对小麦病虫发生发展十分有利,尤其是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潜在威胁很大。为此,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坚持科学防治策略,强化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全面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 一、当前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 1.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去年赤霉病的大流行严重影响了夏粮丰收。根据小麦苗情、品种布局、田间菌源量及近期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今年本市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一是小麦苗情差、生育进程差异极大。由于去年小麦播期拉长,烂根烂种比例高,晚播面积大,小麦苗情是近年最差的一年,生育进程差异也是近年最大的一年,同一地区不同田块生育期最大相差1个月以上,部分面积同一田块生育期也相差7天以上。预计大面积上抽穗扬花初期(即赤霉病防治适期)将出现在4月20日前后,部分晚播的小麦田会推迟到4月底至5月初。生育期差异大,抽穗扬花期持续时间长,显著增加了感病几率,也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二是品种感病。目前还没有高抗赤霉病品种,我市大面积种植的扬麦系列,对小麦赤霉病较敏感,一旦遇到适宜气候条件就会严重流行。三是田间菌源量充足。据全市4月5日系统调查,稻桩子囊壳平均株带菌率2.2%,丛带菌率21.4%,均高于大发生的去年同期,随着气温的上升,雨水的增多,田间郁闭度增加,稻桩子囊壳带菌率将迅速上升,大大满足赤霉病流行的条件。四是天气条件适宜。小麦扬花灌浆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是小麦赤霉病能否流行的主导因素,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有利于病菌侵入,灌浆期遇连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扩展。据气象台预报,我市4月份月平均气温16℃左右,略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中,4月中下旬将各出现一段持续阴雨天气过程,大面积小麦抽穗扬花期遇上暖雨的概率高,小麦赤霉病流行的风险极大。 2.蚜虫 据近期全市系统调查,田间蚜虫发生明显重于常年,且上升较快。4月5日调查,平均有蚜株率23.6%,百株蚜量126.6头,个别严重田块百株蚜量已上千头,近十年同期比较列第三位,略低于2014年和2011年。蚜虫繁殖能力极强,随着温度升高,虫口密度还将成倍上升,如防治不力,部分田块将暴发为害。 3.白粉病 据近期系统调查,白粉病平均病株率为0.33%,病叶率0.11%,2006年以来同期比较列第六位。目前大部分地区仅零星查见,随着气温回升和田间郁蔽程度的增加,4月下旬小麦白粉病将进入发病盛期,预计今年我市小麦白粉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4.粘虫 近年来粘虫在我市总体危害程度较轻,但近期田间调查,局部田块已有明显发生。据监测,全市今年2月下旬~3月初普遍见蛾,到4月5日为止,全市平均单盆累计糖醋诱蛾103.5头,平均百把累计诱卵量22.2块,明显重于去年同期。预计今年我市粘虫偏轻发生,局部地区或田块中等发生。 二、小麦穗期病虫总体防治意见 根据当前小麦病虫发生实况和发展趋势,今年我市小麦穗期病虫总体防治的策略是:立足预防,主动出击,两次用药,病虫兼治。技术环节上要把握三点:一是坚持以赤霉病的防治适期为穗期病虫防治的用药适期;二是坚持赤霉病两次防治不动摇,首次施药时间为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间隔5-7天用第二次药;三是坚持科学用药。穗期总体防治应选用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剂,注意轮换用药,确保防治效果,并适当加入吡蚜酮或吡虫啉,兼治蚜虫和灰飞虱。对白粉病重发田块,结合施用三唑酮等三唑类药剂。对粘虫发生较重的地区和田块要做好针对性防治,防治药种宜选用高氯·啶虫脒等。 为了确保打胜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总体防治仗,各地还要统一做好四件事情。一要加强宣传发动,争取行政推动。各地必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宣传,通过培训、告农户书等形式,把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交给千家万户。二要加强组织协调,做好统防统治。各地要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努力提升高效药械的防治覆盖率,提高农药利用率。三要加强技术指导,确保防治效果。要进一步加强对病虫发展动态的调查和监测,在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防治。四要加强政策落实,提高用药积极性。今年中央“一喷三防”政策有所调整,各地要充分利用好农业支持保护(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争取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加强农药集中统一配送,抓紧落实农药配送的品种,统一农药的品种选用和应用技术,通过财政补贴,提高农户用药积极性,促进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三、注意事项 1.由于大面积小麦发育进程不一,不平衡性大,要坚持分类指导、抢晴抓隙、适期防治,确保扬花一块用药一块; 2.要用足药量,兑足水量,确保用药质量及防治效果; 3.施药后6小时内如遇雨,应及时进行补治。 4.太湖一级保护区要充分选择高效低用量的药剂,确保减量控害。
[ 上一条] [ 下一条] [回主页]
版权所有:农资网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豫B2-20040053
服务热线: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