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农资网
网站导航
账号 密码
位置:首页 >> 农膜市场
农膜:结构调整时机成熟 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时间:2006-4-18
产能过剩,低档产品供大于求,高中档产品产不足需;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成本增加,亏损面扩大,开工率下降;资金不足,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升级换代缓慢,目前正在严重制约中国农膜行业健康发展,甚至已把许多企业逼上绝境。专家指出,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中高档产品比例,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是农膜企业摆脱困境的惟一出路。而且,目前农膜产品结构调整的时机已经成熟,企业应抓住这一时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目前,中国高档农膜比例仅2%,中档农膜为20%,低档农膜高达78%,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这一比例分别为20%、50%和30%。2005年,中国农膜产能达200万吨,产量约130万吨,实际需求100万吨,市场总体供大于求,而这其中过剩产品大多是低档农膜。与低档农膜相比,国内中高档农膜因供不应求而销售火爆,价格上涨,企业因此获利丰厚。目前,生产高档农膜毛利可达25%~35%,中档农膜毛利约10%~20%,而低档农膜毛利只有2%~5%,有些企业甚至是赔本经营。严重失衡的国内农膜产品结构,使农膜产业结构具备了很大的调整空间。     专家认为,目前农膜产品结构调整的时机已成熟。首先是不断增加的成本压力,成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内在动力。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助推农膜生产所需的PE原料价格翻番,加上水电运费上涨和员工工资增加,使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但低档农膜供大于求却使企业不敢同步提高产品价格。相反,为了抢夺市场,企业还竞相压价,最终导致利润锐减,出现大面积亏损。2005年,中国90%的农膜企业亏损,企业平均开工率不足40%。高低档农膜'阴阳两重天'的局面,将促使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重新调整产品定位,通过加大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投入,提高中高档农膜比例。     其次是高中档农膜需求增长,将成为农膜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农业生产向高附加值转型,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对高性能农膜的需求增加。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国内高中档农膜需求将年均增长12%以上,而低档农膜需求将持续萎缩。农膜消费结构的变化,将有力地推动农膜产品结构的调整。     第三是国内大型农膜企业已经具备了调整产品结构的条件。目前,国内约有农膜生产企业800多家,其中产能在3000吨/年以上的有203家,其产能与产量分别占国内农膜总量的70%和60%。虽然近两年有一半以上大中型农膜企业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停产或转产,但60%以上的产能和产量仍掌控在几百家较大型农膜企业手中,这些企业是农膜行业的精英,它们除资金短缺外,大多具有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优势,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国家只要给这些企业以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就可大幅提升国内农膜行业整体实力和科技水平,提高中高档农膜产品的比例,顺利实现国内农膜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作者: 陈继军   
[ 上一条] [ 下一条] [回主页]
版权所有:农资网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豫B2-20040053
服务热线: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