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农资网
网站导航
账号 密码
位置:首页 >> 化肥市场
再谈二铵出口开征关税
时间:2007-6-18
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6月1日起,对二铵出口开征关税:1-9月税率为20%,10-12月为10%,同时将磷矿石出口税率由10%上调到20%。政策出台前后,各方反应强烈,有赞成的,有反对的。现冷静下来一想,笔者亦有所感悟。   感悟之一: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是政策出台的基础。搁在十几年前,出口一吨二铵每吨可多赚四、五百元,而且赚的外国人的钱,这是大好事,我们何乐不为。而今,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我们已经走过了只求温饱的年代,因此,我们发展经济既要速度和经济效益,但更要质量与社会效益。二铵出口虽然利润可观,但却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的、日渐枯竭的高品位磷矿资源,却要将大量的磷石膏固体废物留在国内,这种有损国家长远利益、不利环境保护的做法,当然不可取。   感悟之二:保护“三农”利益是政策出台的大背景。上半年,国际二铵价格飚升,美国和非洲出口二铵的FOB价格高达430美元/吨,中国出口二铵的FOB价格也达到390美元/吨,这吸引国内二铵企业大量出口,一些企业虽然口头上说不会轻易放弃多年打拼来的国内市场,但实际行动上却不敢恭维,由于有大量出口订单在手,于是底气十足,二铵国内市场的报价高高在上,想要就这个价。一季度,我国二铵出口达到19.25万吨,同比增加56%,国家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苗头,才及时出台了控制二铵出口的政策,目的是让国产优质化肥优先满足国内需要,增加国内市场供应,以防止化肥价格上涨过快,切实维护“三农” 利益。   感悟之三:保障国产高浓度磷复肥可持续发展是政策出台的前提。乍一看,对二铵出口征税确实使企业的眼前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失,但是,目前我国二铵产能已经达到900万吨,今年又将新增200万吨,这远远大于国内需求量650万吨,近两年,高浓度磷复肥项目动辄60万吨,甚至百万吨,已经出现了过热的势头。而今,国际市场二铵价格虽然大幅飚升,但其价格、需求均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不从宏观上进行调控,而任其发展下去,其结果必然是各地争上大项目,到时的产能就不会是900万吨,就可能是1200万吨、甚至1500万吨了,最终导致重复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恶性竞争。   而且,我国磷矿资源丰而不富,至2005年年底可采储量只有14.4亿吨,仅占总储量167.6万吨的8.6%,其中2003、2004两年就锐减4.5亿吨,可见,我国磷矿资源根本满足不了高浓度磷复肥大干快上的需要,磷矿已被国家列为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矿种之一。因此,国家及时出台限制二铵和磷矿的出口政策,可有效避免行业发展的大起大落,实乃保障国产高浓度磷复肥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   感悟之四:政策有利于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就是好政策。一项政策的出台,不可能对每一方都有利,也不可能让上上下下都满意,但关键是要对国家有利,对全局有利,对长远有利,只要符合这一点,就不失为好政策。就二铵出口征收关税而言,对企业短期利益确实有一定影响,而如果不控制二铵出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二铵市场的供求矛盾,但其结果就象上文分析的那样,最终会导致重复建设,产能更加过剩,磷矿急剧下降,加速枯竭。并且,一旦国际市场二铵需求突然大幅减少,二铵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就会激化,国家和企业就会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国家适时出台控制政策,限制二铵和磷矿的出口,是着眼于我国国情,是从行业长远发展来考虑的,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整体利益远大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远大于短期利益。   这一政策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面对国内磷矿严重不足的国情,面对高浓度磷复肥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我们一定要慎重投资,谨慎决策,切不可图一时之快。   感悟之五:国家政策的正确理解和认真执行,呼唤国人的公共责任意识。国家出台任何一项政策,其出发点肯定是站在国家的高度,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但同时,往往也会损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甚至于有的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因此,如何理解国家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正确理解了才能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以二铵出口征税政策为例,如果仅站在企业短期利益的角度,一部分人不赞成二铵出口征税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结合国内二铵产能严重过剩、国家磷矿资源严重不足的实际,就会觉得国家控制二铵出口的做法,不但完全正确,而且十分迫切,这样理解了,该政策执行起来就会十分顺利。   因此,我们呼唤国人进一步增强公共责任意识,在谋划企业发展时,要找准既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企业的最佳结合点。  
[ 上一条] [ 下一条] [回主页]
版权所有:农资网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豫B2-20040053
服务热线: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