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农资网
网站导航
账号 密码
位置:首页 >> 化肥市场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发展现代农业
时间:2011-11-14
陈耀邦简介陈耀邦,1935 年12月生,广东番禺人。教授级高级农艺师,1982 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三、十四大代表,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曾任农牧渔业(农业)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席。      从1950年进入农业院校求学起到现在,一直致力于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      从2003年起,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专题调研,并多次担任调研组组长,就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2004年参加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2005年参加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调研;2006年参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当年还组织部分农业界委员参加新疆农业的考察。     为什么要把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和发展现代农业联系在一起讲呢?这是因为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对此有一些误解。这些人有一个疑问:现代农业的目标是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化肥、农药不是会影响农产品质量,破坏土壤,污染环境吗,那为什么还要用化肥、农药?我认为这是因为一个时期以来,对使用化肥、农药知识宣传不够,人们记住了不合理使用出现的问题,对化肥、农药的作用没有全面的了解。因此,我曾经建议一些农业科学家多作一些化肥、农药问题的科普宣传,因为化肥、农药本身也是物化的科技成果,发展现代农业是不可能不用化肥、农药的。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科学的化肥施用技术是测土配方施肥种庄稼要能持续生产需要施肥。在地球的生物圈内,最初提供能源的是植物,因为植物有叶绿素,可以利用太阳光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如糖、淀粉。在此基础上,加上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磷、钾等(化合物),而转化为植物体其他的成分,如氨基酸、蛋白质和一些含磷、钾的有机物,这就是人类和动物食用和使用的植物性原料。一些人类及动物没有利用的植物残体、人及动物的排泄物又回到土地中再为植物利用。种庄稼是在耕地上进行的,我们从耕地上收获农产品,拿走的土壤里的营养物质总是比我们从上述途径还到耕地里的多,加上耕地上的营养成分还会自然流失,所以要持续生产就必须给耕地补充肥料。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所以,民谚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不施肥是“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不施肥,不仅不能扩大再生产,就连简单再生产也是维持不了的。      只靠自然肥料不能满足农业发展要求。在传统农业时代,农民自给自足,农业生产力极低,其中原因,从肥料来说,只是用自然肥料,即所谓“农家肥”。例如,施厩肥、堆肥、秸秆还田、割青草还田、用坭砖陈土还田、挖河泥塘泥肥田,有的地方种绿肥,特别是种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还田增加氮肥。施用自然有机肥料当然是很好的,问题是这些肥料不够用,因为要高产优质。何况由于耕地数量的限制,劳动力的价值提高,有些措施的应用在经济上已经不合算了。所以,如果不用化肥,尽管把一些自然肥料集中到小面积上,搞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是可以做到的,但大面积生产,从宏观上看,不广辟肥料来源是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的。所以,在上世纪由于工业的进步,发明并大量生产、使用化肥后,才有了农业的大发展,大增产。世界粮农组织曾经估算过,近几十年,粮食增产量的40%左右来自施用化肥。      从氮、磷、钾的利用来说,施有机肥和化肥对植物的机理相同。有机肥的氮除少量氨基酸可能通过叶面或根被植物吸收外,绝大部分是要经过微生物分解成氨(在嫌氧环境的水田是以铵离子存在)和硝酸(好氧环境的旱地)才能被植物根部吸收,这和施化肥的结果是一样的。磷、钾的吸收,也是无机化(矿化)后才为植物吸收的。当然有机肥和化肥也有不同的地方,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有机肥分解缓慢,所以流失少,同时,有机肥除大量元素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供植物吸收;有机肥还可以活跃土壤微生物,产生一些有利植物生长的物质。用化肥,溶解快,除了土壤吸附和植物吸收外,多余的容易流失,养分也单一。所以,要实行有机肥和化肥(无机肥)相结合的方针,要大力集造有机肥,种植绿肥,多施有机肥,又要合理施用化肥。同时,要合理控制施肥时间、数量和采用减少营养元素流失的施肥方法。讲这个问题应该提到19世纪中叶德国的一位科学家利比希,他在1840年出版了《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提出矿质营养学说,明确了植物是以矿物质作为原始营养给源的,植物吸收的矿物质元素,为其生长和形成产量所必需。当时提出植物需要的氮、硫、磷、钾、钙、镁、硅、钠、铁等营养元素,都是以盐的形态从土壤中吸收的。植物摄取的养分必须以施肥的形式归还土壤,否则土壤将变得贫瘠。他还提出了“最小养分律”,即植物产量的高低取决于相对最缺乏的一种营养元素。如果处于限制因子位置的营养元素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种类营养元素也不能增加产量。也有人形象地提出一个称为漏桶理论的理论,就是把各种营养元素的水平比喻为木桶的一块一块的木板,土壤供应营养的总体水平,决定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因为其他供应多的、水平高的营养成分,多的部分对形成产量也不起作用,好像水在短木板那个位置被漏走了一样。所以要平衡施肥。我们现在施化肥大量流失造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做到平衡施肥(当然还有施用技术方法的问题)。      现代农业要求的科学的化肥施用技术是测土配方施肥。最近几年,在中央支持下,每年国家都对农业系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给予大量的投资,分析耕地肥力状况,按照栽种的作物品种,不同生长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制定化肥(有的还包括微量元素肥料)的配比,确定施用数量、时间和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样做,减少了肥料的施用量,特别是氮肥,降低了农业成本,实现了高产、优质,提高了抗逆性,同时减少了化肥对土壤水体的有害影响。当然,施用化肥,一些成分不可避免会随水流到土壤深层和江河湖泊,但只要数量少,通过其他植物和微生物的分解利用,江河湖泊是有自净能力的。现在有的地方出问题,主要是不合理的过量施用化肥。所以,问题不在用化肥,而在于没有科学合理使用。因此,今后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发展农业生产须防治植物病虫害,施用农药仍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重在科学使用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防治植物病虫害。人要保护植物,使它免受病虫危害,但多年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搞生态保护,自然平衡便可以,病虫害不用管它。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当然,在自然状态下,生物之间有一个生态平衡,我国古代就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然界有一个自然平衡的食物链。但是,作物是在人工培育下形成的,植物有两种性状,一种叫生物学性状,是对植物生长发育繁衍有利的性状,如叶厚、有毛、有刺、果实皮厚、又酸又涩、石细胞多,种子量大等;另一种叫经济学性状,就是人们需要的性状。经过人工培育的作物,如蔬菜,食叶的蔬菜,叶面光滑、又嫩又脆,如水果,皮薄、汁多、甜酸适度、果肉厚而嫩、种子少或没有,这些是人类需要的经济品质,但对抗御病虫害是不利的。所以对以经济性状为主选育成功的农作物品种,容易受病虫危害,在自然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人为加以保护。所以,不能完全靠自然平衡,不然,就会造成损失。      施用农药仍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植保工作有一个方针,就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很多,有农业防治、人工防治、机械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法规防治。各种防治技术都有它的局限性。其适用性和效果依防治对象、作物、环境而不同。例如,农业防治的抗病虫品种,单抗性易得,多抗性难寻,例如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是抗棉铃虫等鳞翅目的昆虫,因为转进去的Bt基因,即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就是抗鳞翅目的昆虫的。在湖北,苏云金杆菌的制剂就叫“青虫菌制剂”。水旱轮作,主要是对防治根部的土传病害有效。生物防治的专化性很强。一些寄生蜂各有专性的寄主昆虫。物理防治使用射线、热力都是有条件限制的。黑光灯诱杀的昆虫大部分不是害虫,只有少量害虫,而且多数是雄虫或者产过卵的雌虫。人工捕杀工效太低。而用化学药剂防治,因为多数杀虫剂、杀菌剂的杀虫、杀菌范围广(广谱化),使用方便,见效快、成本低,所以成为防治病虫的主要手段。当然,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时,我们也要尽量配合其他手段,如使用抗病品种,采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发生的栽培技术(如播种密度、灌溉施肥),保护天敌等。所以,要综合防治。      科学使用农药。应用农药成为防治病虫害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确实要十分重视农药的安全使用。要做到安全,对人、畜、植物、环境安全,我认为主要是做好两方面。一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农药是不断更新的,一些安全问题尽管在筛选时有严格试验,但有的问题也是经过长期使用才发现的,如666,DDT,毒性不算太高,但很稳定,不易分解,会引起积累性中毒,这些在二战期间和战后广泛用的农药被淘汰了。在上世纪50-60年代广泛应用的一些有机磷杀虫剂和有机汞杀菌剂也因毒性太大而逐步被淘汰了。筛选一个有应用前景的农药不容易,几率大概是二万分之一,但各大农药公司都花不少钱不断在合成筛选新农药,每年都有新产品,我们要掌握信息,要特别注意农药检定所的公告,哪些被禁用,哪些被批准。要生产、经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二是要按安全规定使用。每种农药都有它规定的安全施药技术,包括浓度、使用方法、使用时期、用药安全期等。例如,许多农药用于水果、蔬菜后,要在半个月后才能采收,不按规定提前采收上市,就可能出安全事故。另外,使用农药的人身保护也要特别注意,避免发生中毒事故。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需要广泛宣讲培训,组织专业服务和发展规模经营从根本上来说,要普及科学用肥、用药知识,同时要组织专业服务。      一是对农民进行宣传培训。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主要从事农业操作的是各家各户的农民,因此,必须发挥农村多元的服务组织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画、短期培训、现场培训、电视、广播等)对农民进行宣传培训,提高他们用肥、用药的科学水平。      二是组织专业服务。如开展统一配方施肥,组织病虫害的专业防治队伍,统一进行病虫防治。      三是组织规模经营。如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或组织专业合作社,统一计划种植,统一施肥操作,统一防治病虫害,包括统一施药。      四是生产资料供应提倡生产和经销的大企业实行连锁经营,既可以保证优质化肥、农药的供应,又可以防止假劣农资进入市场,坑害农民。大企业一般技术力量也较强,可以在销售中开展技术宣传指导,提高用肥、施药水平。      上面几方面的工作做好了,中国农业的用肥、用药的科学水平就会大大提高,负面影响将会大大减少。      (本文系陈耀邦在第五届中国农经产业发展论坛上的演讲整理稿,经过本人审阅。)
[ 上一条] [ 下一条] [回主页]
版权所有:农资网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豫B2-20040053
服务热线:0371-63563137